菜市場(老派少女購物路線讀後雜感?)

其實,從小我就不太喜歡台灣的傳統市場。(被圍毆)

不像日本的菜市場,台灣的市場常常吵吵鬧鬧、雜亂無章,不管氣味還是聲音都很複雜,走路總是會踩到意外之喜,可能是汙水、果皮,或是油膩膩的其他~

但小時候是常常被媽媽帶去菜市場的。
阿嬤也是賣菜拉拔媽媽跟舅舅長大的。她沒念過書,不知道什麼加減乘除,可是會算錢。

不喜歡菜市場的駢肩雜沓
媽媽老愛聊天、跟人家講價、買菜拗蔥,在小時候的我(社恐人、鋼鐵直女),是很難理解的
買東西不就明標明買,想要什麼拿了就走,何必囉嗦這麼多。菜場的婆媽又最是八卦,沒聊個十句八句不會結束,有時候我代媽媽買東西,或是老媽好幾天沒來"出巡",都會被問。

媽媽後來身體不好,但還是定期開著她的賓士輪椅電動車,去固定的攤子買菜。歸來時除了置物籃放滿,還掛了大大小小的東西,可謂是滿載而歸。

很久以後才知道,跟攤子聊上幾句、有時買完東西叫個剉冰還是臭豆腐"偷吃",是職業婦女兼理家務的生活中,她的一點快樂自由時光。菜場就是她的王國,哪一攤的哪個品項值得買、哪一攤要找老闆結帳而不是老闆娘(因老闆較粗疏都隨便賣,老闆娘比較精細,但也可能是一個扮白臉一個黑臉),她都如數家珍。對她來說,菜市場是一個什麼都可以買到,而且一站式買齊的地方,還有些東西賣著神奇的價錢。(我媽買到過一件10元的棉布長褲,套句阿嬤說的話,不穿拿來做抹布也值得)

搬到現在的租屋處後,就在菜市場旁邊。從清晨的剁豬肉、人車聲,過午後才會稍稍停歇。在星期日想休息的時候尤為惱人。疫情時實聯制,加上大家怕感染,我還覺得終於消停一點。現在疫情趨緩,剁肉的聲音又回來了,加上我也改換運動地點,現在倒是很常運動回來順路買菜。可以買到350的青菜、快收攤一堆50的小黃瓜、一斤10幾塊的香蕉,比X聯實惠許多。總不能只有不好的影響,都沒有得到菜市場的便利吧XD

看完"老派少女購物路線"後,對這熙熙攘攘的地方、鮮活的煙火氣,多了一份理解。小時候覺得很煩的閒言碎語,其實他們也都是,認認真真過生活的人吶!


 

留言